我们默哀的时候在想什么?

我最近突然起了这样一个念头,即默哀里的想法应当怎样才算正常。我问了一些人,都说是很模糊的,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上网去查呢,大家主要说是要么打发时间,要么琢磨怎样才能显得冷峻沉痛一些来造成一种 Kitsch 的合群。我自己在这样的场合是不至于毫无波澜的,但总也难寻到一种哀伤的心境,于是只能像懂事却薄情的儿童一样,在他的远房长辈的葬礼上偷偷打哈欠而挤出一滴眼泪。

不知道人们是怎样考虑我这样的情形的。在我看来,这首先是一种精神上贫穷而由教养来弥补的表现;可是到底是精神上缺了什么呢?说是同情心,似也未必,因为通常同情是献给受苦中的弱者的,很少给予死人而特别是烈士。此外,同情心显然受着利益相关的制约,越无关的人物,其悲欢就越吵闹。而默哀的对象首先是死人,可能是不幸受了天殛,可能是作了勇敢的牺牲;其次几乎一定是素未谋面、听闻的名字以至于数字,冰冷地放在那里,默默地显出他们的家人哭得特别吵闹。

对于这样无关人士的悲惨,而耗费心力去受感动,我最近终于想出了这种行为的来源。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一言而喻,例如隔壁王二断了一指,若王二是人,特别是我的朋友,我便隐隐地想到自己断指的惨状,于是觉得产生了一定的义务去帮助王二——这体现同情;而巴米扬的大佛被人挫骨扬了灰,我由于人类总体受了损害,而感到仿佛有一部分损害是加诸我身的——这体现社会责任感。

(当然,怎样是一个人类共同体的范围,好像并没有定论。当年唱着“高贵的愤怒,如波涛翻滚”的人为了保卫苏维埃和全体人类而死去了,现在这歌在很多地方反而成了令人畏惧的旋律。一部分婆罗门恐怕觉得低的种姓是不算人的,要将他们圈起来或者甚至赶尽杀绝才能算是为社会立了功德。为圣母院的火势掉泪的许多人,恐怕对大马士革的废墟、亚述和尼尼微的砖石麻木得很。)

水表自检,此处删去87字

我看到中文互联网上有一种风向,部分是以针对西方白左,部分是以针对“贵族”的不屑所引出的,就是借中特社的风来鼓吹民粹主义和极端的庸俗。“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他们引用起振聋发聩的句子,“…总之你这是给民国洗地了!”,或者看着敢于把内心的淋漓的鲜血拿出来给人看的勇士,撇去一句“这样的事,我也经历过的,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小题大做,矫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口径是,“这等人,也值得同情吗?…黑鬼、绿绿、白左、红脖…”恰似开了个彩帛铺一般。所谓中特,离不开民族主义,而社则是阶级斗争了。这两者向来足以唤起广大群众的激情。

水表自检,此处删去501字

我是一个反精英的人,可是我看来反精英的目的是将精英的思想特权赋予全体人民,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搅和在一坨绝望的烂泥中间。我觉得人民,哪怕是苟活着的、受苦难的,也应该肩负起向上看的希望和为人类共同体着想的精神责任,这样才有可能在真正接权的那一天把活做好。从前在十九世纪初的美国人民好像有一点这样的苗头;但自那以后,他们已经落入了烂泥。他们是没有希望了。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