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个叫孙尉翔的人。这是华南理工一位做流变学和高分子的老师,喜欢写文章,并且其文字让我感到亲切。

首先,孙喂翔这个名字本是不错的,但新世纪的网络语言给了它更有趣的内涵。这个人有一个叫“万物皆流”的博客(万物皆流),看上去是对着流变学的领域,有些文艺——但他给的英文翻译是 Anything Goes,这正是一个有趣的科学哲学题目,是一位叫 Feyerabend 的美国佬搞的。从前我上科学哲学课的时候,就知道他写过《反对方法》,谈论相对主义、非理性、反科学等等十分“乖张”的主题。但是一来我的注意力全放在课上讲的更多的拉卡托斯和库恩的身上,二来我习惯性的觉得国内的理论家又来污名化和瞎总结某位哲学家的思想了,所以对他实际的理论知之甚少。无论如何,从这种像接头暗号一样的文字游戏来看,我觉得这位孙尉翔老师是个对路的人。

他的博客里面讲了很多本科生或者低年级研究生很需要的方法论或者meta-方法论性的东西。我后悔没早些看到这个博客。一个原因是我成长的年代较晚,层次较低,习惯性的觉得博客是一种落后无趣的文字载体。我更没听说过RSS订阅。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乐意把他们思想中最珍贵而最不乐意拿来变现的部分发表在知乎上,而这一部分通常值得其他人引以为一定的参考。

这个人对于如何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们颇费了一番功夫。显然,这就是年轻老师的好处:我自己的班主任,倪军老师,压根就没管过任何相关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教育学生的好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拿来自我教育,而教育的大纲也是一份很好的学习内容的清单。因此,我在此处抄录一些他在博客上写的一些内容。

J. Chem. Educ.上的流变学中,他提到了传达观念和图像的重要性。在自学和读书的时候,应当经常反省,检查自己是否有本事把书中的思想、理念和图像清楚地讲给自己的小黄鸭听。基本观念和物理图像是最重要的,部分原因是它是最不容易被忘记的,而也可以作为挂公式和定理的框架。

在许多文章中,都提到了解科学史和领域历史的重要性。这里我不再多说这件事情本身,而考虑一个细节:是象编年史那样了解事件的顺序,还是象史记那样了解科学家的列传呢?对于想要了解实质性的思想史的读者,最合适的应当是连续而有衔接的的思想交锋和变化的历程,由许多文献串起来,并兼有 review 来总结。实际操作起来,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目的,必然需要一些文献检索的能力。

我阅读科研文献的一些做法当中,提到了(在进入自己课题的研究的过程中)查阅文献的办法,以及管理文献的办法。我认为其中的很多都是有道理的。

  • 关于进入一个领域。在 google 上搜索关键词是一个好的入口,但我认为可以直接在 GS 上进行。然后是读大量的 Intro 和它们里面提到的参考文献,并且从前者当中抽取出一些关于研究范式的信息。并且,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尽量找到最老、最原始的那些研究。

  • 在这个过程中,会留意到一些大佬的名字、特殊的概念等有用的信息。他们也可以作为广撒网的出发点。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应当反复重复第一点,一波接着一波地读文献。一边读一边慢慢形成一幅拼图的样子。并且完成“文献主流化的工作”:了解这个领域大多数人关心什么。具体来说,有

    • 本领域最初是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来的问题又转化成了什么新问题?目前大家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 对于各个问题,理论方面提出过哪些模型?实验上主要有哪些方法?
    • 专门提出的名词概念

    既要完成概念积累,也要了解宏观图景。

  • 关于资源。我只是一介草民,所以我大言不惭地鼓吹 SciHub 和全民 arXiv。

  • 提到了按照领域树来管理文献并按照期刊名称和卷次来标记pdf的习惯。不得不承认,前者我做的不够好,后者我干脆就懒得做。Mendeley 可以帮我省去大量的困难,但是我需要找个时间整理一下我的文献了——这并不难,我现在文献加上一些教材都没攒够一个G。反映出我的不学无术。我读的文献还是太少了。我看中文能做到 literally 一目十行,作者说他自己读文献就能有这个速度。我读文献连十目一行也做不到。

  • 作者指出了解期刊的历史是十分有趣而有用的事情。我从来没想到过这一点,但是当有闲暇时间的时候,这也是一种了解科学史的很好的手段。毕竟越晚近的科学,其规模越庞杂,系统性的论述越缺乏,而对我潜在饭碗的意义也越大。

  • 作者提出了阅读文献时他自己的记笔记方法——使用带页码和目录的大厚纸质笔记本,连续记,用上接下转这种词语来标记知识流。不谦虚地说,我上个学期开始就这样做了,可惜我像做其他一万件事情一样没有坚持住。也有新的知识:文章的阅读情况、笔记情况要在电子数据库中做对应。所有这些整理、记录的细节就好像代码中的注释和规范写法一样,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 等到了记完了笔记,就应当开始写综述。先列一个提纲,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然后对照着整理好的参考文献来丰满这份提纲。

说些题外话。通过孙老师的博客和其他一些材料可以瞧见,所有教育都在中国本土进行而培养出来的学者(在这个例子上,甚至没有出过省)现在不少也都具备比较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学术思考,并且对于大环境的一些问题,比如内卷性,能够提供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不是李吟在知乎上所描述的科学网土著。我现在还太小,没有信心谈论我未来的行为和思想,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学术水平是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去的。我宁可未来在这种情形下和许多强于我的人竞争,也不愿在一潭死水里面轻轻松松地比赛灌水。不过,智力所限,生活所迫,实现理想,谈何容易。